「中国成第二投资国」中国是第二大投资国吗

体育正文 157 0

中国成第二投资国

中国是第二大投资国吗

中国首次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

据报道,近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7日发布的《2017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中国2016年对外投资飙升44%,达到1830亿美元,这是中国在该报告中首次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 报告称,由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同时经济政策及地缘政治存在重大风险,201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量下降2%,降至1.75万亿美元。但报告同时预计,全球FDI将呈温和复苏势头,前景审慎乐观。全球FDI将在2017年增长5%,达1.8万亿美元。 亚洲发展中经济体FDI流入量在2016年下降15%,至4430亿美元,是自2012年以来的首次下降。但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平稳发展,2016年FDI流入量1340亿美元,较上年微降1%,仍居全球第三位。值得注意的是,中国2016年对外直接投资创历史新高,首次成为全球第二大投资国。相比之下,亚洲其他次区域和主要对外投资经济体的流出量却大幅下降。 该报告主编、贸发会议投资和企业司司长詹晓宁在报告发布当天的解读中称,中国对外投资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但仍面临投资保护主义等挑战;而由于全球FDI流量增长有限,以及中国生产要素成本优势减弱等原因,中国吸收外资近几年不会有大幅增长。
中国首次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

马克龙当选对中国投资是利好吗?

当今世界,谁最有能力拉法国一把缓解其经济压力?中国。 作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对外投资国、第二大进口国、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在经济领域和法国有很多合作的可能性。 而马克龙支持“全球化”,他曾为世界报的资产重组和法国源讯集团并购西门子SIS的项目工作,最有名的成绩则是在罗斯柴尔德和席埃银行任投资银行家时,促成了雀巢和辉瑞之间90亿欧元的交易,拟定的改革方案主张为企业减少限制和负担;他也比较亲华,担任法国经济部长期间支持中国收购法国图卢兹机场的交易,认为法国应该欢迎外来资本。 利好预测 马克龙很熟悉金融运行和企业并购,清楚全球化的资本流动收益。他上台后如果没有大的意外情况出现,应该有利于中国资本进入法国,扩大中国企业在法国的份额。还有做为一个曾经的银行家,马克龙应该了解中国主导的亚投行和中国拥有的庞大资金的投资效力,中法两国的金融业能否有更大合作,也可以加以考虑。 马克龙支持欧盟的继续存在,明确提出,如果他当选总统将加强法德合作,继续推动欧洲一体化。而支持欧盟的稳定也是目前中国的目标,毕竟现在中国的实力还没到掌控世界的地步,一个稳定、能发挥作用的欧盟对中国的战略布局、“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出口,乃至高科技合作都是有益的,其它的事可以以后再说。 善意提醒 但是这里要提醒各位中方投资人,投资法国除了经常提到的法律和员工福利等方面,现在还要注意,由于法国吸收了大量外来移民,企业免不了出于社会责任和成本考虑,雇佣移民员工。而他们带来的宗教排他性、扩张性,以及宗教信仰和每日仪式,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管理、运转和工厂流水线生产。由此带来的成本增加,尤其是企业与员工可能的冲突问题,中方不能掉以轻心。 总之,从目前来看,马克龙的当选对中国还是有利的,他善于和客户沟通,需要提振法国的经济,尚不熟悉国际政治的方方面面,中法两国互利互惠的机会还很多。
马克龙当选对中国投资是利好吗?

时至今日,中国的国力究竟强于日本多少?

我们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从古至今中日两国的渊源深厚。日本曾长时间在古代以中国为师,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但是,近代日本把中国当成发展的踏板,在甲午海战和抗日战争中,中国人见识了日本的残忍血腥,日本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时至今日,还历历在目。中国人都不曾忘记、也不敢忘记那些血雨腥风。 只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日的中国早已不是那个任由他人践踏的弱国,我们已然和平发展,摆脱了过去的落后面貌。中国人彻底站起来了,2020年对比中日两国的国力,无论经济、军事、国土面积、科技、工业等方面,中国早已全面领先日本,倘若不考虑外部环境,中国的国力远胜日本,从以下方面分析 一、国土面积: 我国的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仅仅是陆地),位居世界第三;日本国土面积为37.7万平方公里,中国是日本的25倍左右。日本国内资源极度匮乏,地震、海啸灾难频发,从这来看,日本的劣势显而易见。中国资源总量世界第三位,粮食自给率85%,石油和矿产量排名世界前列。日本的资源相当贫瘠,粮食自给率仅有35%,石油和矿产资源百分百进口 二、经济总量: 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4.17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同年,日本的经济总量为5.2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我国GDP增速为6.6%,日本增速为0.6%。从数值来看,中国的确强过日本! 不过,从人均GDP角度去衡量,中国和日本差距不小,近20年来日本的人均GDP在2012年达到峰值后,出现下滑趋势,数值稳定在3-4万之间,是中国的4倍左右。2020年,我国人均GDP逼近1万, 三、军事实力: 伴随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的军事力量有了大幅度提升,以歼20、094战略核潜艇、山东舰航母、东风系列导弹为代表的众多国之利器相继服役,中国的攻防能力得到较大发展。另外,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合法拥有核武器的5个国家之一,这是日本所不具备的。 日本的军事力量虽然很强,尤其是曾经的八八舰队对我海军威胁很大,加上其科技水平较高的水面作战舰艇,包括亚洲第二大反潜力量,日本的整体军事力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日本的军事力量被极大的限制,不得拥有航母、导弹等进攻型武器、不得拥有核武器、核潜艇……因此,日本的军事和我国比也就一目了然了。 四、工业实力: 如今中国的工业增加值等于美英法日德五国的工业产值之和,中日工业实力和中国的是没可比性的。 五、科技方面: 这是两国差距最小的一个领域,日本在诸多科技领域确实世界领先,有着技术甚至比美国还要先进,但是中国有后发优势,正在迎面赶来。近年来,随着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充实,我国对高新技术领域的大力支持,我国在许多高新技术领域已经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了,超过了日本。比如5G通讯领域、北斗导航领域、量子通讯技术、人造太阳、人造月亮领域、3D打印技术、超级水稻技术、中国高铁和高铁系统集成、龙门吊、激光制造技术、超级钢铁技术、液态金属技术、超级计算机等等许多的高新技术,我们都是或多或少的超越日本的。 总结: 但是,中国还需要戒骄戒躁、取长补短,日本的长处还是非常多的,比如,日本的教育和科技相当精益求精。日本的教育在培养孩子的狼性。而我们的孩子在祖辈和父辈的溺爱和娇纵下,已经越来越问题多多,长此以往,肯定要吃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获得长足发展,不敢想象以后我们的后代能不能拼得过日本的后代,这是尤其需要惊醒的地方。 在与日本比邻而居的几千年中,中国人应该时刻有危机感,勿忘国耻,守护和平。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日本是世界上第三大经济体。仅仅从排名上即可看出中国的经济实力,但依然需要从分类指标中来观察、分析国力的强盛,而不是单纯从谁创造的产值多、谁的饭量大,就能够判断谁的实力最强。 一、从国民生产总值GDP观察:2019年中国GDP14.22万亿美元,日本5.18万亿美元,中国的经济总量是日本的2.75倍,因此,中国的经济规模占绝对优势。在经济总量方面:(中国>日本) 二、从人均GDP(国民幸福指数)观察:在2019年,中国人均GDP为10121.3美元,日本人均GDD为41314.41美元,在更具说服力及含金量的人均GDP上,日本遥遥领先,人均GDP指标是我们的4倍多。 在人均GDP方面:(中国<日本)。 三、从人口数量、人口寿命、人口素质中观察:中国:140005万人;日本:12477万人。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可以转化成强大的生产力及综合国力,因此,中国人口数量是日本的是11倍多。 在人均寿命方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日本人均寿命排名世界第一位,为83.7岁;女性为86.8岁,男性为80.5;中国排名第53位,为76.1;女性为77.6,男性为74.6。 在总体预期寿命上,日本比中国多出7.6岁。 全球人均寿命前十名国家分别是:日本、瑞士、新加坡、澳大利亚、西班牙、冰岛、意大利、以色列、瑞典。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一线城市中的上海,北京人口平均寿命已经超过80,据2018中国各省平均寿命统计显示,上海人均寿命以80.26居首位,北京次之。人均寿命应是一个平均水平,因为社会在发展,科技在发展、人类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在人口素质(受教育程度)方面: 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或人口素质方面,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综合软实力及文化水准、社会综合文明水平。中国人均受教育年限是9.1年;日本是11.1年,差距有两年,但这种差距不是用年数来衡量的,因为很少的一个数,在某些方面或差之千里。 因此,在经济强国的基础上必须打造教育强国,提升整体民族的文化素质,否则好比一个土豪很有钱、但可能基本素质很差。 在人口寿命及素质环节:(中国<日本) 从国土面积及自然条件观察:中国的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日本国土面积37.8万平方公里,中国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多。中国国土特征是典型地大物博。矿产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广阔的战略纵深;日本国土面积37.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的某一个省面积大小,日本的自然资源属于极度匮乏状态,一些重要的战略物质基本都是依赖进口,同中国相比,没有什么战略纵深。这个环节:(中国>日本) 四、 日本虽然资源匮乏,但日本是未雨绸缪方面做的很到位。 比如日本拥有全球可供使用时间最长的石油、稀土与其他16种稀有金属储备量; 日本在世界上拥有10倍于自己本土面积的采矿面积; 日本与美国是仅有的真正把稀土“点石成金”技术的国家,日本与美国是全球仅有的2个专利技术净输出国和专利盈余国; 全球的云计算安全规则是日本的NEC、富士通、KDDI等机构联合制定的; 全球创新企业实力排位前100名中,日本占40家,在半导体领域日本掌握着全球52%的关键原料供应与37%的专利所有; 全球十大光学元件制造商里有9个是日本企业,苹果手机1000多项核心部件技术58%来自日本; 日企海外产能占其总产能的36.8%,销售量的38.7%与收益的36.4%,日本海外资产相当于其国内GDP的2倍以上; 日本是第4个可独自发射卫星的国家,第3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国家,东亚15个超大型造船厂有11个在日本; 全球市场份额前五名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日本就占了3家;在世界十大轴承制造商里日本占了5家;工程机械制造方面实力日本与德国并驾齐驱; 日本的科研经费在GDP中的比重、核心科技专利授权率均位列世界之首;日本在2000年后至今,科技领域获得诺贝尔奖数量仅次于美国。 日本的电子技术和半导体材料是世界最先进的! 甚至于美国某些高技术领域和军事领域芯片全部在日本的产品。 日本在工业基础材料方面,比如碳纤维、化学纤维,精细化工领域,精密加工领域等都是世界一流的; 日本在大型重工业,特别是造船领域,精密加工机床行业,自动控制系统等,冶金新材料,制药,远洋捕鱼业,农业技术等都是世界一流水平。 根据2017年的资料显示,在全球创新科技领域TOP里面,日本有171家排名第二,中国第三。日本长期累积的技术基础、多年的海外战略布局,让日本企业始终着保持强大的竞争力,最为关键的是日本早就抛弃已沦为低端制造业的家电产业,全力转型投入新材料,人工智能,医疗,生物,新能源,物联网,机器人,环境保护,资源再利用等新兴产业领域。 相比之下,中国企业的产业结构分布仍然不合理,上榜500强企业以资源垄断的能源企业为主,但在金融服务、高端医疗、耐用消费品等领域有些几乎是空白。 日本是个十分善于向外学习,同时也极富战略野心的国度,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成为亚洲唯一跻身列强的国家。从古至今日本都与强者为伍却从不臣服。而今日本始终隐匿实力,对外永远称衰,很少拿自己的独有的国家重器去全球宣扬,但背后却在默默地不断强化自身实力。 虽然中国的自然资源丰富,但依然不是世界第一,仅排名世界第六位,统计数据参考如下: 第10名:委内瑞拉:南美洲国家,预估计有价值14兆3000亿美元的自然资源。主要资源为铁、天然气和石油。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八位,占全球供应量的2.7%,石油储量居世界第六位,占全球供应量的7.4%。 第9名:伊拉克:伊拉克拥有预估15兆9000亿美元的自然资源,拥有世界上9%的石油储量,占其资源的大部分。伊拉克也是世界上磷矿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第8名: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拥有估值19兆9000亿美元的自然资源,全球排名第八。澳大利亚以其大量的煤炭、木材、铜和铁矿而闻名,但澳大利亚是两种重要的金属的头牌:黄金和铀。 对于贵金属黄金而言,是世界上最大的供应国家,满足全球需求的14.3%。对于铀,大约46%的全球供应来自澳大利亚。 第7名:巴西:巴西有21兆8000亿美元的商品估值。巴西拥有巨大的黄金和铀矿藏,是世界上第二大钢铁生产国,巴西也拥有相当大的石油储量,但其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是木材,世界上约有12.3%的木材供应来自巴西。 第6名:中国:中国排名第六,预估有价值23兆美元的自然资源,其中90%是煤和稀土金属等。木材是中国另一种主要自然资源。 第5名:伊朗:其拥有估值27兆3000亿美元的自然资源,主要自然资源是石油和天然气,拥有10%的世界石油供应量,世界天然气供应量的16%。 第4名:加拿大:预估值33兆2000亿美元。加拿大拥有世界石油供应量的17.8%,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加拿大还拥有世界上第二大的铀储量,是世界第三大木材生产国。拥有大量的天然气和磷酸盐储量。 第3名: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拥有世界石油储量的20%,拥有世界第五大天然气储量和大量木材。预估约34兆4000亿美元的自然资源。 第2名:美国:美国凭借约45兆美元的自然资源排名第二,不仅拥有超过31%的世界上的煤炭,而且也有大量的木材。该国89%的自然资源来自煤炭和木材,同时也拥有相当大的天然气、石油、黄金和铜储量。 第1名:俄罗斯:俄罗斯排名第一,其自然资源总估计价值为75兆美元。拥有多种自然资源,主要矿藏包括煤、石油、天然气、黄金和木材。俄罗斯还拥有世界上第二大稀土金属供应。在资源领域:(中国>日本)。 五、从世界五百强数量观察:在2019年世界五百强排名中,中国达129家,中国大陆(含中国香港)公司数量达到124家,历史上第一次超过美国的121家。日本仅有52家,在数量上中国遥遥领先日本。但中国的很多企业更多的是依靠国内庞大的市场而成长,某些企业依然缺乏全球视野和全球竞争力,反之日本企业普遍技术含金量很高,往往处于产业链的顶端。在世界500强环节:(中国>日本) 六、从常规武器及战略武器和战略物资观察:这个环节无疑是中国最强大。因为中国在战略武器方面具有压倒性优势。无论是战略导弹还是战略核潜艇,应急调动和战略物资储备,中国是最好的。 常规武器方面,从常规武器的规模数量到高技术武器的开发与运用,从海、陆、空军方面,中国已从之前的落后已实现后来居上。在这个环节中:(中国>日本)。 虽然如此,也不能轻视日本的紧急动员能力。根据中国船舶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日本的年造船能力为1800万吨,军舰占2%多一点。如果按战时动员,这些工厂将开足马力,至少可以达到二战时期21%的比例。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同时保持多只母鸡生蛋的能力,这是日本的聪明之举。 日本早在2011年度的《防务白皮书》透露,日本军事院校教师职工人数占服役人数的4.8%,远高于中美等国。一旦战争爆发,日本陆上自卫队可以在三五个月至年内,将现有规模扩充两倍以上。 七、从全球国家地位及国际影响力观察: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是联合国维和部队派员最多的国家,在全球具有非常广泛的国际影响力;日本是西方七国集团之一,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个环节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远高于日本,毕竟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少数拥有战略核武器的国家,所以,国际影响力不是一般国家所能比的。在这个环节:(中国>日本) 综上所述,中国的综合实力在不断提升中。但综合国力依然不能和美国相比,因为美国的综合国力仍然是世界第一。 根据2019年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发布数据显示,美国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692亿美元,美国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9万亿美元。而中国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02万亿美元,是美国的6倍,中国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59万亿美元,是美国的1.43倍。 中国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明显高于美国。目前中国是全球工业产值最高的国家,而工业产值相当于美国、德国以及日本的总和。虽然中国的第二产业产值高于美国,但是弱点也很明显。 中国在综合国力某些方面已超过日本,但在某些方面依然相对不足。 比如中国的制造还处于低端水平,相比日本,日本的产业基本上在高端领域。如果说中国是制造业大国,那么日本就是制造业强国,因此,中国仍然在朝着“中国智造”的方向努力。 此外,中国的第二产业中建筑业占比较高。说明建筑业对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依赖较大。 中国有很多的世界第一,:中国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中国电子商务参与人数世界第一、中国科技人力资源42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科研人员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服务贸易第二大国、使用外资第二大国、对外投资第二大国。 比如引以为豪的高铁,高铁曾以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6.3%,居世界第一位。 再比如许多基础领域中国排名第一: 中国钢铁产量世界第一,曾超过第二、第三、第四的总和。 中国水泥产量世界第一,曾占世界总产量一半。 中国煤产量世界第一,曾占世界一半。 中国纺织品产量世界第一, 中国鞋产量世界第一, 中国电视机产量世界第一。 中国电冰箱产量世界第一。 中国DVD产量世界第一。 中国空调产量世界第一。 中国摩托车产量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消费国 世界第一产磷国 世界第一铜消费国 世界第一大鞋类生产国和出口国 世界第一造船国 世界第一大家具出口国 世界第一机床市场 世界第一大钢琴产销国 中国综合国力至今强于日本多少? 中国产粮和吃粮数量世界第一。 中国产肉和吃肉世界第一。 中国产鱼吃鱼世界第一。 中国产棉花世界第一。 中国产食用油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渔业大国 世界第一养羊大国 世界第一大果蔬生产国 中国大学生数量世界第一。 中国大学教授数量世界第一。 中国中小学生数量世界第一。 中国医生数量世界第一。 中国城市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中国城市高楼的数量世界第一。 中国城市广场世界第一 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资源匮乏并极端依赖进口。日本高度发达的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 日本的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业、航运业、保险业以及商业服务业占GDP占最大比重,而且处于世界领导地位。 日本拥有世界资产最庞大的银行邮储银行,三菱UFJ金融集团、瑞穗金融集团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在世界金融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东京证券交易所是仅次于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世界第二大证券交易所。 日本科学研发能力十分强大,拥有大量的跨国公司和科研机构,每年科研经费一度约占全国GDP的3.1%,比例位居发达国家榜首。 日本地理位置处在亚洲,即使放在欧洲,日本依然会是科技领先的发达国家。日本在十大科技发达国家排名中排名第二,十大科技发达分别为美国、日本、英国、德国、以色列、瑞典、法国、意大利、芬兰、加拿大。 日本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无疑世界排名第一; 在新能源领域,美国的特斯拉独领风骚,但其实特斯拉开始只是购买日本丰田的二手生产线。 加拿大在2007年推出的首台商用量子计算机D-Wave,其实这台量子计算机多项技术来源于日本; 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英特尔,最佳供应商里的SCQI共8家,日本就占6家;最佳品质供应商PQS共18家,日本就占11家,就连苹果公司Apple Inc.产品里1000多项核心部件就有一半以上来自日本; 日本被称为诺贝尔奖收割机,从2000年到2019年日本19次获得了诺贝尔奖,平均每年约有1人获奖。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截至到目前,日本有28人获得此项殊荣,并且大多集中在化学、物理、医学等基础领域,是除欧美诸国之外,日本是获奖人数最多的国家。 日本虽然资源匮乏,但根据之前《矿产资源强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显示日本海外拥有矿山148座,排名世界第一。 日本不但布局世界中高端产业链,而且还收购全球矿产资源,数量为世界第三,日本加速海外并购,其中的六大财团每一个都堪比一个小型国家。截至到2017年,日本是全球最大的净债权国。因此,仅看GDP总量是无法判断日本经济优劣的。 全球十大汽车企业,日本德国各有4家,但日本汽车业利润最高,德国汽车业销量最多; 日本的工业增加值超过1.5万亿美元,居全球第3,但日本百年企业数量达25321家,居世界首位; 只有12%日本土地是可耕地,为了弥补此缺点日本使用系统化耕作零碎地。使得日本有世界最高的精密农业成果也就是单位土地产量世界第一 所以,通过对比,既要看到自己的成绩、也要看到差距,既不要妄自菲薄,也要奋发图强,中国毕竟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未来的强国之路前景光明。
根据研究,这是没有办法计算的,因为各个方面的实力都是无法统一标准的,仅从gdp看,还是会高出一些的。
至少是2倍以上,中国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空军,都是非常强的。
如今中国的总体国力是比日本强很多的,尤其是在经济上。但是日本还是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在高科技领域,还有军事领域。
时至今日,中国的国力究竟强于日本多少?

中国目前是世界第几大资本输出国?

但是韩国媒体却鼓吹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资本输出国家,但没得到我国官方证实。 据《韩国经济新闻》报道,2006年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中国输出的资本在国际资本输出市场上占比17.3%;居第二位的是中东产油国,占国际市场份额的15%。 国家商务部简化了本国公司取得海外生产投资许可的审批程序。现在,商务部将通过自己的官方网站接收申请和发放许可证。政府也承诺将全力支持投资商。2003年,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达535亿美元,居世界首位。然而,中国公司去年在海外的投资额仅为28.5亿美元,其中,国有企业的投资占43%%。 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预测,未来四年内,中国将超过日本,跻身五大资本输出国之列。目前,国有石油和采矿公司是中国对外投资的先锋———它们为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确保长期的原料供应。政府鼓励这类投资。 新规定还支持中小企业,包括非原料生产性企业对外投资。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资深经济学家詹姆斯·扎恩说,一批中国企业将把多余的生产能力投向非洲、中东和东南亚。投资商在那里建厂,然后将鞋类、旅游产品和自行车等生产物资从中国运往那里。另外一些中国企业与来自欧美的竞争者合作,取得跨国公司地位。2003年,中国 T C L集团与法国汤姆森公司联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公司。
现在应该仅次于美、日、德之后,世界第四大资本输出国 身为全球外商投资首选地的中国,即将在国际投资市场中扮演更加举足轻重的角色。《联合国2003世界投资报告》显示,未来两年内中国将一跃成为世界第六大外商直接投资(FDI)输出国。 在中国首届国际投资促进论坛上,联合国贸发组织投资、技术和企业发展司司长 K arl P.Sauvant如是预测。 《联合国2003世界投资报告》的分析者们认为,“德国、法国、日本还会继续增加投资,但是中国将排在第六位。”
资本输出中国排26位
10以外
中国目前是世界第几大资本输出国?

建国以来70年的成就

1.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实现飞跃。1952年—2018年,GDP从679.1亿元跃升至90.03万亿元,实际增长174倍;人均GDP从119元提高到6.46万元,实际增长70倍。 2.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服务贸易第二大国、使用外资第二大国、对外投资第二大国。3.移动通信、现代核电、载人航天、量子科学、深海探测、超级计算等领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 4.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社会保障、扶贫脱贫、生态环保事业全面发展。70年来,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上升为77岁,森林覆盖率从1976年的12.7%提高到2018年的22.96%。
七十年来,人民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奠基石,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举世闻名的中国奇迹。祖国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足以让人自豪。 比如;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业绩。在有;1971年,在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得到恢复。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重回联合国,是世界进步的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更为骄傲的是;1992年,政府决定实施命名为“921工程”载人航天工程。2003年,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之后,从“神州六号”到“神舟十一号”,中国航天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国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独立开展空间试验、独立进行出舱活动的国家。1997年跟1999年,香港、澳门分别回到祖国的怀抱,大大推进了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2008年北京奥运会展示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也把“中国文化”传递给了世界。 建国70年的变化使中国成了一个强大的国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四个现代化也已经实现,一个泱泱大国更让其它的国家羡慕不已,国防力量不断的发展和强大,使我们能够在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里美好的生活。
1.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实现飞跃。1952年—2018年,GDP从679.1亿元跃升至90.03万亿元,实际增长174倍;人均GDP从119元提高到6.46万元,实际增长70倍。2.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服务贸易第二大国、使用外资第二大国、对外投资第二大国。3.移动通信、现代核电、载人航天、量子科学、深海探测、超级计算等领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4.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社会保障、扶贫脱贫、生态环保事业全面发展。70年来,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上升为77岁,森林覆盖率从1976年的12.7%提高到2018年的22.96%。
青藏铁路的建设 青藏铁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该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已于1979年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拉萨,全长1142公里。
新中国70年,取得的这些成就令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建国以来70年的成就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