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向股东派发京东股票意味着啥」腾讯把京东股票分给股东
腾讯向股东派发京东股票意味着啥
腾讯把京东股票分给股东
腾讯向股东派发京东股票意味着啥意味着两者继续合作。腾讯表示,对京东前景充满信心,未来双方将继续战略合作;同时腾讯一如既往支持更多成长型企业,践行长期投资战略。京东集团亦称,和腾讯将继续保持互惠共赢的商业合作关系,包括现有的战略合作协议。 【拓展资料】腾讯(腾讯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互联网企业,由马化腾、张志东、许晨晔、陈一丹、曾李青于1998年11月共同创立,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腾讯多元化的服务包括QQ、微信、QQ空间、腾讯游戏、腾讯动漫、腾讯新闻客户端和腾讯视频等。2021年11月10日,腾讯公司公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腾讯第三季度营收1424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净利润为395亿元人民币。京东,中国自营式电商企业,由刘强东于1998年6月18日在北京中关村创立,是“财富”全球500强企业的成员。京东旗下设有京东商城、京东金融、拍拍网、京东智能、O2O及海外事业部等。2013年正式获得虚拟运营商牌照。2014年5月,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JD)。2020年6月18日,在中国香港上市(股票代码:9618)。2021年11月,京东发布2021年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京东三季度营收2187亿元,同比增加25.5%,市场预期2154亿元。其中,京东零售收入1980.8亿元,京东物流收257.49亿元,新业务收入57.33亿元。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它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可以转让、买卖,股东凭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润,但也要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

意味着两者继续合作。腾讯表示,对京东前景充满信心,未来双方将继续战略合作;同时腾讯一如既往支持更多成长型企业,践行长期投资战略。京东集团亦称,和腾讯将继续保持互惠共赢的商业合作关系,包括现有的战略合作协议。 【拓展资料】腾讯(腾讯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互联网企业,由马化腾、张志东、许晨晔、陈一丹、曾李青于1998年11月共同创立,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腾讯多元化的服务包括QQ、微信、QQ空间、腾讯游戏、腾讯动漫、腾讯新闻客户端和腾讯视频等。2021年11月10日,腾讯公司公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腾讯第三季度营收1424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净利润为395亿元人民币。京东,中国自营式电商企业,由刘强东于1998年6月18日在北京中关村创立,是“财富”全球500强企业的成员。京东旗下设有京东商城、京东金融、拍拍网、京东智能、O2O及海外事业部等。2013年正式获得虚拟运营商牌照。2014年5月,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JD)。2020年6月18日,在中国香港上市(股票代码:9618)。2021年11月,京东发布2021年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京东三季度营收2187亿元,同比增加25.5%,市场预期2154亿元。其中,京东零售收入1980.8亿元,京东物流收257.49亿元,新业务收入57.33亿元。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它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可以转让、买卖,股东凭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润,但也要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

腾讯“分红式减持”京东,背后有何深意?这意味着腾讯和京东将会调整新的战略合作方式。 因为腾讯和京东本身的市值就非常大,同时也在互联网行业有着足够强的影响力。我们都知道腾讯本身就是京东的第一大股东,这就意味着腾讯和京东的诸多业务被腾讯控制。虽然腾讯和京东本身并没有有冲突,双方之间的合作关系也非常好,但这种行为已经涉及到了反垄断,所以腾讯需要主动从京东撤离出来。 一、腾讯已经开始选择减持京东的股票。 腾讯本身是京东的第一大股东,为了进一步削减自己的影响力,腾讯开始通过派息的方式来减持京东的股票,目标的减持位置是在2%左右。腾讯的减持方式来的非常简单粗暴,对于每个持有腾讯股票的投资人来说,投资人都会获得一定份额的京东的股票。这并不代表京东的股票不行了,很多人反而把这种行为理解为京东和腾讯的全新合作方式。 二、这意味着京东和腾讯需要调整战略合作方式。 在京东成立之初的时候,腾讯就是京东的最大合作伙伴,腾讯也帮助京东抢占了足够多的市场份额。正是因为京东和腾讯的规模越来越大,所以这两家企业需要注意反垄断的问题。如果腾讯继续持有京东股票的话,外人很有可能会以为腾讯一家独大。 三、腾讯也会把这种操作延续到其他的互联网公司上。 正是因为腾讯在早年投资了很多互联网企业,腾讯的影响力其实已经扩大到其他的公司业务上了,为了避免自己受到反垄断的处罚,腾讯会选择主动减持其他互联网公司的股票。对于那些被减持的互联网公司来说,这些公司需要重新调整和腾讯的战略合作方式,这些公司的发展基本上都不会受到显著影响。
腾讯此举是为了激励员工继续为公司服务,同时留住有能力的员工。确保腾讯在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核心竞争力。
腾讯对京东的运营模式不满意,觉得京东分的蛋糕太大,自己没有什么利益可言,所以要减持京东。
首先为了给股东足够的信心,然后打开新的格局,同时展现了腾讯的管理魄力。
国内电商死水一片,腾讯有重要责任。减持京东,利好中国电商行业发展

这意味着腾讯和京东将会调整新的战略合作方式。 因为腾讯和京东本身的市值就非常大,同时也在互联网行业有着足够强的影响力。我们都知道腾讯本身就是京东的第一大股东,这就意味着腾讯和京东的诸多业务被腾讯控制。虽然腾讯和京东本身并没有有冲突,双方之间的合作关系也非常好,但这种行为已经涉及到了反垄断,所以腾讯需要主动从京东撤离出来。 一、腾讯已经开始选择减持京东的股票。 腾讯本身是京东的第一大股东,为了进一步削减自己的影响力,腾讯开始通过派息的方式来减持京东的股票,目标的减持位置是在2%左右。腾讯的减持方式来的非常简单粗暴,对于每个持有腾讯股票的投资人来说,投资人都会获得一定份额的京东的股票。这并不代表京东的股票不行了,很多人反而把这种行为理解为京东和腾讯的全新合作方式。 二、这意味着京东和腾讯需要调整战略合作方式。 在京东成立之初的时候,腾讯就是京东的最大合作伙伴,腾讯也帮助京东抢占了足够多的市场份额。正是因为京东和腾讯的规模越来越大,所以这两家企业需要注意反垄断的问题。如果腾讯继续持有京东股票的话,外人很有可能会以为腾讯一家独大。 三、腾讯也会把这种操作延续到其他的互联网公司上。 正是因为腾讯在早年投资了很多互联网企业,腾讯的影响力其实已经扩大到其他的公司业务上了,为了避免自己受到反垄断的处罚,腾讯会选择主动减持其他互联网公司的股票。对于那些被减持的互联网公司来说,这些公司需要重新调整和腾讯的战略合作方式,这些公司的发展基本上都不会受到显著影响。
腾讯此举是为了激励员工继续为公司服务,同时留住有能力的员工。确保腾讯在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核心竞争力。
腾讯对京东的运营模式不满意,觉得京东分的蛋糕太大,自己没有什么利益可言,所以要减持京东。
首先为了给股东足够的信心,然后打开新的格局,同时展现了腾讯的管理魄力。
国内电商死水一片,腾讯有重要责任。减持京东,利好中国电商行业发展
腾讯此举是为了激励员工继续为公司服务,同时留住有能力的员工。确保腾讯在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核心竞争力。
腾讯对京东的运营模式不满意,觉得京东分的蛋糕太大,自己没有什么利益可言,所以要减持京东。
首先为了给股东足够的信心,然后打开新的格局,同时展现了腾讯的管理魄力。
国内电商死水一片,腾讯有重要责任。减持京东,利好中国电商行业发展

腾讯对京东的持股比例从17%降至2.3%,为何会减持?因为腾讯本身持有的京东股票太多了,腾讯已经对京东产生了直接控制权,这会直接导致腾讯涉及到了反垄断的具体条例。之所以腾讯会主动减持京东的股票,并不是因为腾讯和京东已经分家了,而是因为腾讯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影响力在减弱。对于腾讯这样的企业来说,腾讯本身在互联网行业有着非常强大的影响力,这些人甚至已经把腾讯当成了互联网行业的龙头老大。因为腾讯的垄断能力非常强,所以腾讯需要主动削减自己的规模。一、腾讯主动减持了京东的股票比例。腾讯最初占有京东的17%的股份,这已经让腾讯成为了京东的第一大股东。虽然腾讯并没有直接干涉京东的业务,但京东所涉及的电商业务基本上也归腾讯所有了。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腾讯选择用派息的方式给股东发放京东的股票,腾讯最后所持有的京东股票的比例将会降低到2.3%。二、腾讯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削减自己的影响力。在反垄断法出台之后,因为腾讯和阿里这样的企业本身具有非常强的垄断效应,所以腾讯需要主动减持很多互联网公司的股票,同时也需要从这些领域撤离出来。我们可以把腾讯的减持行为当成腾讯的自保行为,腾讯需要进一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三、我的个人观点是什么?虽然腾讯主动减持了京东的股票,但这并不意味着腾讯和京东失去了战略合作关系。实时情况可能正好相反,腾讯可能会和京东进行一系列的战略合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变相获得相应的影响力。我觉得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严查腾讯的持股行为,最好不要让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一家独大。
因为腾讯应该是要把更多的资金发展到其他的方面,然后腾讯也是找到了别的新的出路,所以才会对京东的这个持股比率减少很多。
为了“反垄断、防止资本无限扩张"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段时间腾讯也将会减持美团拼多多等都持股比例。
因为他们考虑到了一些股东的利益,把这些股份派发给了他们的一些股东,所以他们减持了。
这是降低了腾讯本身被反垄断的风险,也有可能是腾讯将准备进行全方面的转型。

因为腾讯本身持有的京东股票太多了,腾讯已经对京东产生了直接控制权,这会直接导致腾讯涉及到了反垄断的具体条例。之所以腾讯会主动减持京东的股票,并不是因为腾讯和京东已经分家了,而是因为腾讯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影响力在减弱。对于腾讯这样的企业来说,腾讯本身在互联网行业有着非常强大的影响力,这些人甚至已经把腾讯当成了互联网行业的龙头老大。因为腾讯的垄断能力非常强,所以腾讯需要主动削减自己的规模。一、腾讯主动减持了京东的股票比例。腾讯最初占有京东的17%的股份,这已经让腾讯成为了京东的第一大股东。虽然腾讯并没有直接干涉京东的业务,但京东所涉及的电商业务基本上也归腾讯所有了。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腾讯选择用派息的方式给股东发放京东的股票,腾讯最后所持有的京东股票的比例将会降低到2.3%。二、腾讯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削减自己的影响力。在反垄断法出台之后,因为腾讯和阿里这样的企业本身具有非常强的垄断效应,所以腾讯需要主动减持很多互联网公司的股票,同时也需要从这些领域撤离出来。我们可以把腾讯的减持行为当成腾讯的自保行为,腾讯需要进一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三、我的个人观点是什么?虽然腾讯主动减持了京东的股票,但这并不意味着腾讯和京东失去了战略合作关系。实时情况可能正好相反,腾讯可能会和京东进行一系列的战略合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变相获得相应的影响力。我觉得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严查腾讯的持股行为,最好不要让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一家独大。
因为腾讯应该是要把更多的资金发展到其他的方面,然后腾讯也是找到了别的新的出路,所以才会对京东的这个持股比率减少很多。
为了“反垄断、防止资本无限扩张"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段时间腾讯也将会减持美团拼多多等都持股比例。
因为他们考虑到了一些股东的利益,把这些股份派发给了他们的一些股东,所以他们减持了。
这是降低了腾讯本身被反垄断的风险,也有可能是腾讯将准备进行全方面的转型。
因为腾讯应该是要把更多的资金发展到其他的方面,然后腾讯也是找到了别的新的出路,所以才会对京东的这个持股比率减少很多。
为了“反垄断、防止资本无限扩张"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段时间腾讯也将会减持美团拼多多等都持股比例。
因为他们考虑到了一些股东的利益,把这些股份派发给了他们的一些股东,所以他们减持了。
这是降低了腾讯本身被反垄断的风险,也有可能是腾讯将准备进行全方面的转型。

腾讯“清仓”千亿京东股份送股东,腾讯为何这样操作?一腾讯清仓千亿京东股份送股东? 腾讯表示:我们认为现在是适当的时间,采用适当的方式向腾讯股东直接分享我们对京东的投资成果。虽然我们直接持有的京东股份大幅减少,但京东仍将是我们重要的战略伙伴,我们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还会继续保持,双方团队的深厚友情不会变化。 腾讯回应“派息式减持京东”时称,“投资发展期的成长型企业”一直是腾讯投资的主要战略方向,而当被投企业有持续自筹资金能力时,则选择在适当情况下退出投资并与,腾讯的“长期投资”战略从未改变;目前腾讯没有进一步减持京东的计划。 而公告显示,腾讯送给股东的这些京东股份价值,在22日的市值为1277亿港元。 总的来说,腾讯的这波操作,就是变相减持京东的股份,然后这些股份就当做分红直接再分给腾讯的股东。至于股东们到手的京东股份,想卖就自己卖。 这样的操作虽然罕见,也不是没用过,腾讯就曾经给股东送过腾讯音乐的股票。
京东的发展已经到达天花板了,腾讯家认为京东在业绩上不会再有啥可期待的。就开始收缩业务,离场了。离场的方式只是选择了向股东减持而已。使用实物分红很多企业都采用过,这个是效率最快的方式。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腾讯表示,当被投企业有持续自筹资金能力时,则选择在适当情况下退出投资并与股东分享收益,腾讯的“长期投资”战略从未改变。 至于后续腾讯与京东的合作,腾讯表示,分配后腾讯仍是京东的战略合作伙伴,并对京东的前景依然充满信心,与京东共赢的业务关系亦不受影响,并且目前公司没有进一步减持京东的计划。
京东集团曾在2020年3月17日宣布,将在未来24个月回购至多20亿美元股份的计划,该计划将于明年3月到期。此次修改后的回购授权由20亿美元增至30亿美元,但同时期限也延长至2024年3月17日。 因此,本次计划相当于在未来2年时间里,增加10亿美元回购,力度比之前减小了一半。 望采纳!
腾讯清仓千亿。京东股份送股东腾讯这样操作是有原因的。

一腾讯清仓千亿京东股份送股东? 腾讯表示:我们认为现在是适当的时间,采用适当的方式向腾讯股东直接分享我们对京东的投资成果。虽然我们直接持有的京东股份大幅减少,但京东仍将是我们重要的战略伙伴,我们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还会继续保持,双方团队的深厚友情不会变化。 腾讯回应“派息式减持京东”时称,“投资发展期的成长型企业”一直是腾讯投资的主要战略方向,而当被投企业有持续自筹资金能力时,则选择在适当情况下退出投资并与,腾讯的“长期投资”战略从未改变;目前腾讯没有进一步减持京东的计划。 而公告显示,腾讯送给股东的这些京东股份价值,在22日的市值为1277亿港元。 总的来说,腾讯的这波操作,就是变相减持京东的股份,然后这些股份就当做分红直接再分给腾讯的股东。至于股东们到手的京东股份,想卖就自己卖。 这样的操作虽然罕见,也不是没用过,腾讯就曾经给股东送过腾讯音乐的股票。
京东的发展已经到达天花板了,腾讯家认为京东在业绩上不会再有啥可期待的。就开始收缩业务,离场了。离场的方式只是选择了向股东减持而已。使用实物分红很多企业都采用过,这个是效率最快的方式。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腾讯表示,当被投企业有持续自筹资金能力时,则选择在适当情况下退出投资并与股东分享收益,腾讯的“长期投资”战略从未改变。 至于后续腾讯与京东的合作,腾讯表示,分配后腾讯仍是京东的战略合作伙伴,并对京东的前景依然充满信心,与京东共赢的业务关系亦不受影响,并且目前公司没有进一步减持京东的计划。
京东集团曾在2020年3月17日宣布,将在未来24个月回购至多20亿美元股份的计划,该计划将于明年3月到期。此次修改后的回购授权由20亿美元增至30亿美元,但同时期限也延长至2024年3月17日。 因此,本次计划相当于在未来2年时间里,增加10亿美元回购,力度比之前减小了一半。 望采纳!
腾讯清仓千亿。京东股份送股东腾讯这样操作是有原因的。
京东的发展已经到达天花板了,腾讯家认为京东在业绩上不会再有啥可期待的。就开始收缩业务,离场了。离场的方式只是选择了向股东减持而已。使用实物分红很多企业都采用过,这个是效率最快的方式。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腾讯表示,当被投企业有持续自筹资金能力时,则选择在适当情况下退出投资并与股东分享收益,腾讯的“长期投资”战略从未改变。 至于后续腾讯与京东的合作,腾讯表示,分配后腾讯仍是京东的战略合作伙伴,并对京东的前景依然充满信心,与京东共赢的业务关系亦不受影响,并且目前公司没有进一步减持京东的计划。
京东集团曾在2020年3月17日宣布,将在未来24个月回购至多20亿美元股份的计划,该计划将于明年3月到期。此次修改后的回购授权由20亿美元增至30亿美元,但同时期限也延长至2024年3月17日。 因此,本次计划相当于在未来2年时间里,增加10亿美元回购,力度比之前减小了一半。 望采纳!
腾讯清仓千亿。京东股份送股东腾讯这样操作是有原因的。

腾讯为什么要退出京东?是不看好电商还是功成身退?因为腾讯读懂了政策! 作为国内互联网的巨头,多年来,腾讯在社交和 娱乐 方面的地位无人能撼动,然而坐拥这两把头号宝座的鹅厂,却在电商方面接连受挫,搞拍拍搞微店都以失败告终,眼瞅着敌方阿里的电商帝国日渐庞大,鹅厂老板岂能甘心!抱着打不过就加入的思维,鹅厂选择入股京东,拼夕夕,美团等成功包围阿里! 利用自已社交的排它性属性, 鹅厂这些年可谓呼风唤雨,想要谁生谁就能生!在鹅厂光环的加持下,拼多多京东美团都实现了强势掘起!尤其是拼夕夕,它的成功绝对离不开企鹅的恩赐! 可以说,在过去这些年,国内互联网创业对大多数企业而言,最好的下场不是被阿里收购就是企鹅控股!几乎无一幸免! 然而,这两年市场却开始有了新的变化,尤其是今年,反垄断大刀阔斧的味道是越来越重了!鹅厂这次减持京东股,无疑是求生欲极强的表现!除了京东,还有个小的事件,鹅厂退了另一个平台的大股东行列,知乎! 其实早在7月份,QQ音乐就因独家版权模式被敲了一响。持股的美团也是因逼迫商家二选一遭到外罚。还有中止虎牙斗鱼合并等等。 一系列的事件可以看出,中央对资本无序扩张的态度已经摆上台面。阿里已经在往高 科技 转型了,腾讯自然清楚自已这么多年是怎样扩张成长的,所以,这波减持一方面符合反垄断政策要求,另一方面,采用中期派息方式套利减持,财务操作满分!不愧“中国伯克希尔”称号! 2个原因:涉嫌垄断和京东发现遇到瓶颈。 1.涉嫌垄断,所以腾讯及时退出京东,是明智之举。你可以看一下腾讯的版图:投资美团、入股京东、参与教育行业的千聊和小鹅通……今后除了京东外,腾讯会逐步退出其他一些行业。 2.京东最近发展也遇到瓶颈:电商行业竞争激烈、利润一直不高……所以腾讯尽早退出,也是明智之举。 先说重点:本质上来讲,腾讯还是为了规避触发反垄断的风险,宣布散股这一天,腾讯股价大涨4.24%。 腾讯减持京东,相信但凡对国内商界有所关注的人,都应该看到了这个消息。 这可是一件大事,代表了两大巨头不再高度捆绑到一起。 当然,腾讯虽然已经减持,但战略合作协议的截止日期是2022年5月27日,所以要说现在就分道扬镳,还为 时尚 早。 但到期后,腾讯不再是京东的第一大股东后,京东能否享有现在的微信、QQ资源,成为了一个未知数。 腾讯这次减持,还有另一个想法,那就是淡化自身的影响力。 现在国家正在积极严查巨头垄断,而腾讯这个几乎投资了整个中国互联网的大手,肯定需要规避风险。 而最佳的方法,自然是减持手里的投资版图,尤其是美团、拼多多这种平台性质极强的企业,更是重点。 这次减持,腾讯将释放4.6亿京东股权,持股比例也会从17%降到2.3%,腾讯总裁刘炽平也卸任了京东董事。 腾讯方面对这次减持给出的解释是:“投资发展期企业一直是腾讯投资的主要方向,而被投企业有持续自筹能力后,则会选择在合适的情况下退出投资。” 话说得很漂亮,但本质上来讲,腾讯还是为了规避触发反垄断的风险。 众所周知,腾讯还投资了美团、拼多多、快手、滴滴等互联网头部企业。按照此次减持京东的剧本,后续腾讯会减持其他几家企业股票吗? 我认为会!今年行业有一个政策背景就是“推进反垄断工作,规范平台经济发展”,这一点腾讯和京东都拎得清,看破不说破。几乎可以断定,后续腾讯将陆续采取减持策略,进一步主动适配互联网反垄断大背景下的发展要求。 如今腾讯的一系列举措,都是有意迎合遵守监管政策的正面举措。当然,这样也意味着腾讯可以获得更为稳定和利好的长期发展环境。 互联网发展的成果应该让14亿国民普惠享受,而不是掌握在个别人手里。未来,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更为普惠、普适,看清这一点,就能看清近期行业大事的底层逻辑、 有人说腾讯给股东发京东股票是为了迎合“共同富裕”的政策。这当然是误读,腾讯的股东显然不是需要被扶持的那个群体 2021年是我国互联网行业的监管大年,在监管层的注视、引导与严管下,互联网行业正在步入到全面合规的时代,形成新的竞争格局,各类监管的核心都旨在市场更加有序、良性、持续地发展,以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中反垄断监管是诸多针对互联网监管的重中之重,11月18日国家反垄断局挂牌成立,成为我国反垄断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和突破。 从各国实践来看,反垄断不是一蹴而就的,监管也不会一次见效。随着执法实践的不断累积,特别是反垄断执法机构与平台企业、 科技 巨头、跨国公司、国有垄断企业的反复博弈,企业合规意识与水平将逐步增强,反垄断执法水平与体系也将不断迭代。 在这样的态势下,对于阿里、腾讯等巨头甚至任何企业来说,合规都是没有终点的事情,未来所有上规模企业都将设立专门的合规部门,甚至首席合规官,以确保不触碰相关监管红线。 总而言之,对腾讯来说,将京东股份作为股息“派发”给股东,“散股合规”的同时,更是打开了腾讯特别是微信未来的新格局,这对腾讯来说是一个重要而正确的决定,这种“以退为进”展现出的是腾讯管理层的魄力,也体现出腾讯在关键时刻的决断力,资本市场显然看到了这一点,宣布散股这一天,腾讯股价大涨4.24%。 腾讯减持京东不是不看好电商,是控制自己的扩张脚步。 因为腾讯从发家起就是靠不断的兼并和扩张的,无限增加自己的商业版图,但是,这几年,国家对这种巨无霸公司的近乎垄断的商业行为已经在敲警钟,万达、阿里、腾讯等等这些巨头在本公司经营主业之外的其他行业中的疯狂扩张引起了不小的关注,政策面肯定要给他们降降温,腾讯此举也释放了自己无意与政策相左的态度。 最近国内的互联网和电商公司不管是从资本市场的股价方面还是经营方面都遭遇到了寒冬,双十一、双十二的风头不再不可一世,都是彰显着发展实体经济的主线不可动摇,而互联网公司的无限扩张必须被合理控制,腾讯在这个时候急流勇退,是一种明智的表现,我们也希望腾讯公司不要一味的追求商业利益,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互联网商业巨头,也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 社会 责任。 从2020年,新冠疫情的发生;2021年开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互联网和经济等涉及到国家的相关政策。 不少大型企业,现在其背后的资金链已经开始了“断裂”,导致这些企业发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企业效益下滑,开始人员精简等等。 加上疫情期间,很多人们不在进行了网络购物,从而转向了实体店。 因为疫情期间,不少企业停工停产,没有效益收入,其内部工作人员也是一样的。 某电商平台的销量并不是很高,相比于“竞争对手”来看,完全已经不在一个“平台”上了。 某大型企业,实际为投资企业。不可能光投钱,而不要回报。当被投资的企业没有了利益化后,投资其的企业,基本上就会收钱走人。 与其说是不看好或功成身退,更不如直接挑明了就是:没有了利用价值,该“抛弃”时,就要果断进行“放弃”。 “买某企业股票,送某某企业的股票。” 这就是个“信号”。 国内电商死水一片,腾讯有重要责任。减持京东,利好中国电商行业发展。看着耸人听闻,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电商企业们在国内卷得厉害,海外也没冲出去,连东南亚电商市场,也没见到几个电商巨头有什么成功之处。整个行业创新不足,作为行业老大的阿里,本应有全部责任。但阿里有劲使不上。作为行业老大,拿捏老二老三是应有之义,用鞭子抽抽他们去创新,去为整个行业搞出一条条新的增长路径出来。但问题是,阿里想抽抽不动啊。 过半流量掌握在腾讯手中,而腾讯又是老二老三的干爸爸。老二老三活的是轻松爽快。你看看京东,除了创业初期的重资产物流,这些年做了啥?行业老三,搞出了拼购之后整了啥?没有任何有亮点的东西,这群巨头原本应该砸重金去搞新技术,去发展新市场,结果居然一个个无聊到去抢菜农的生意。活得真太容易,太滋润,一个个拿着腾讯的投资,在腾讯的流量体系保护下,悠哉悠哉,创新不足。 不只是老二老三,唯品会,美团这些也活的不错。他们本应在阿里阴影下艰难存活,至少要去搞搞东南亚市场,甚至欧美市场。可现在电商行业真正搞创新的居然是老大,是老大去搞海外市场,老大搞ewtp,搞国际物流体系,甚至搞云计算,芯片和数据库。在腾讯这个武林盟主的带领下,电商玩家们没去创新,反拥有了团结起来干阿里的能力。阿里这个电商的行业领袖,活成了 日月神教,失去了对武林的领导能力。电商这个格局,是腾讯想要的,但不是剁手党想要的,更不是国家想要的。 反垄断大刀砍下,不得不收手!今年4月10号,根据反垄断法相关规定,阿里巴巴集团被处以182.28亿元罚款。这已经相当于阿里巴巴集团2019年销售额的4%,净利润的23%!当月,市场监管总局对美团外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问题展开调查,并于10月8日,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美团停止违法行为,对其处以34.42亿元的行政罚款。 这两天,还有一条消息震惊了金融圈,之前上市受阻的蚂蚁金服再度完成了增资,正式宣告了国资入场!其注册总资本由60亿增加到300亿,其中,中国信达出资 60 亿元成为第二大股东,综合占股达24%;此次增资完成后,蚂蚁集团占蚂蚁消费金融公司股份维持50%不变,第三股东为持股6%的舜宇光学,剩下的 博冠 科技 、国泰世华银行(中国)、渝富资本、宁德时代、千方 科技 、中国华融等股东占股均不超过5%。 至此,罚也罚了,收编的也收编了,敲山震虎杀鸡儆猴,腾讯再不上道好日子就到头了。 因为腾讯投资了太多的企业,存在关联交易和垄断问题,再不自我整改,阿里就是他的前车之鉴。

因为腾讯读懂了政策! 作为国内互联网的巨头,多年来,腾讯在社交和 娱乐 方面的地位无人能撼动,然而坐拥这两把头号宝座的鹅厂,却在电商方面接连受挫,搞拍拍搞微店都以失败告终,眼瞅着敌方阿里的电商帝国日渐庞大,鹅厂老板岂能甘心!抱着打不过就加入的思维,鹅厂选择入股京东,拼夕夕,美团等成功包围阿里! 利用自已社交的排它性属性, 鹅厂这些年可谓呼风唤雨,想要谁生谁就能生!在鹅厂光环的加持下,拼多多京东美团都实现了强势掘起!尤其是拼夕夕,它的成功绝对离不开企鹅的恩赐! 可以说,在过去这些年,国内互联网创业对大多数企业而言,最好的下场不是被阿里收购就是企鹅控股!几乎无一幸免! 然而,这两年市场却开始有了新的变化,尤其是今年,反垄断大刀阔斧的味道是越来越重了!鹅厂这次减持京东股,无疑是求生欲极强的表现!除了京东,还有个小的事件,鹅厂退了另一个平台的大股东行列,知乎! 其实早在7月份,QQ音乐就因独家版权模式被敲了一响。持股的美团也是因逼迫商家二选一遭到外罚。还有中止虎牙斗鱼合并等等。 一系列的事件可以看出,中央对资本无序扩张的态度已经摆上台面。阿里已经在往高 科技 转型了,腾讯自然清楚自已这么多年是怎样扩张成长的,所以,这波减持一方面符合反垄断政策要求,另一方面,采用中期派息方式套利减持,财务操作满分!不愧“中国伯克希尔”称号! 2个原因:涉嫌垄断和京东发现遇到瓶颈。 1.涉嫌垄断,所以腾讯及时退出京东,是明智之举。你可以看一下腾讯的版图:投资美团、入股京东、参与教育行业的千聊和小鹅通……今后除了京东外,腾讯会逐步退出其他一些行业。 2.京东最近发展也遇到瓶颈:电商行业竞争激烈、利润一直不高……所以腾讯尽早退出,也是明智之举。 先说重点:本质上来讲,腾讯还是为了规避触发反垄断的风险,宣布散股这一天,腾讯股价大涨4.24%。 腾讯减持京东,相信但凡对国内商界有所关注的人,都应该看到了这个消息。 这可是一件大事,代表了两大巨头不再高度捆绑到一起。 当然,腾讯虽然已经减持,但战略合作协议的截止日期是2022年5月27日,所以要说现在就分道扬镳,还为 时尚 早。 但到期后,腾讯不再是京东的第一大股东后,京东能否享有现在的微信、QQ资源,成为了一个未知数。 腾讯这次减持,还有另一个想法,那就是淡化自身的影响力。 现在国家正在积极严查巨头垄断,而腾讯这个几乎投资了整个中国互联网的大手,肯定需要规避风险。 而最佳的方法,自然是减持手里的投资版图,尤其是美团、拼多多这种平台性质极强的企业,更是重点。 这次减持,腾讯将释放4.6亿京东股权,持股比例也会从17%降到2.3%,腾讯总裁刘炽平也卸任了京东董事。 腾讯方面对这次减持给出的解释是:“投资发展期企业一直是腾讯投资的主要方向,而被投企业有持续自筹能力后,则会选择在合适的情况下退出投资。” 话说得很漂亮,但本质上来讲,腾讯还是为了规避触发反垄断的风险。 众所周知,腾讯还投资了美团、拼多多、快手、滴滴等互联网头部企业。按照此次减持京东的剧本,后续腾讯会减持其他几家企业股票吗? 我认为会!今年行业有一个政策背景就是“推进反垄断工作,规范平台经济发展”,这一点腾讯和京东都拎得清,看破不说破。几乎可以断定,后续腾讯将陆续采取减持策略,进一步主动适配互联网反垄断大背景下的发展要求。 如今腾讯的一系列举措,都是有意迎合遵守监管政策的正面举措。当然,这样也意味着腾讯可以获得更为稳定和利好的长期发展环境。 互联网发展的成果应该让14亿国民普惠享受,而不是掌握在个别人手里。未来,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更为普惠、普适,看清这一点,就能看清近期行业大事的底层逻辑、 有人说腾讯给股东发京东股票是为了迎合“共同富裕”的政策。这当然是误读,腾讯的股东显然不是需要被扶持的那个群体 2021年是我国互联网行业的监管大年,在监管层的注视、引导与严管下,互联网行业正在步入到全面合规的时代,形成新的竞争格局,各类监管的核心都旨在市场更加有序、良性、持续地发展,以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中反垄断监管是诸多针对互联网监管的重中之重,11月18日国家反垄断局挂牌成立,成为我国反垄断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和突破。 从各国实践来看,反垄断不是一蹴而就的,监管也不会一次见效。随着执法实践的不断累积,特别是反垄断执法机构与平台企业、 科技 巨头、跨国公司、国有垄断企业的反复博弈,企业合规意识与水平将逐步增强,反垄断执法水平与体系也将不断迭代。 在这样的态势下,对于阿里、腾讯等巨头甚至任何企业来说,合规都是没有终点的事情,未来所有上规模企业都将设立专门的合规部门,甚至首席合规官,以确保不触碰相关监管红线。 总而言之,对腾讯来说,将京东股份作为股息“派发”给股东,“散股合规”的同时,更是打开了腾讯特别是微信未来的新格局,这对腾讯来说是一个重要而正确的决定,这种“以退为进”展现出的是腾讯管理层的魄力,也体现出腾讯在关键时刻的决断力,资本市场显然看到了这一点,宣布散股这一天,腾讯股价大涨4.24%。 腾讯减持京东不是不看好电商,是控制自己的扩张脚步。 因为腾讯从发家起就是靠不断的兼并和扩张的,无限增加自己的商业版图,但是,这几年,国家对这种巨无霸公司的近乎垄断的商业行为已经在敲警钟,万达、阿里、腾讯等等这些巨头在本公司经营主业之外的其他行业中的疯狂扩张引起了不小的关注,政策面肯定要给他们降降温,腾讯此举也释放了自己无意与政策相左的态度。 最近国内的互联网和电商公司不管是从资本市场的股价方面还是经营方面都遭遇到了寒冬,双十一、双十二的风头不再不可一世,都是彰显着发展实体经济的主线不可动摇,而互联网公司的无限扩张必须被合理控制,腾讯在这个时候急流勇退,是一种明智的表现,我们也希望腾讯公司不要一味的追求商业利益,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互联网商业巨头,也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 社会 责任。 从2020年,新冠疫情的发生;2021年开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互联网和经济等涉及到国家的相关政策。 不少大型企业,现在其背后的资金链已经开始了“断裂”,导致这些企业发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企业效益下滑,开始人员精简等等。 加上疫情期间,很多人们不在进行了网络购物,从而转向了实体店。 因为疫情期间,不少企业停工停产,没有效益收入,其内部工作人员也是一样的。 某电商平台的销量并不是很高,相比于“竞争对手”来看,完全已经不在一个“平台”上了。 某大型企业,实际为投资企业。不可能光投钱,而不要回报。当被投资的企业没有了利益化后,投资其的企业,基本上就会收钱走人。 与其说是不看好或功成身退,更不如直接挑明了就是:没有了利用价值,该“抛弃”时,就要果断进行“放弃”。 “买某企业股票,送某某企业的股票。” 这就是个“信号”。 国内电商死水一片,腾讯有重要责任。减持京东,利好中国电商行业发展。看着耸人听闻,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电商企业们在国内卷得厉害,海外也没冲出去,连东南亚电商市场,也没见到几个电商巨头有什么成功之处。整个行业创新不足,作为行业老大的阿里,本应有全部责任。但阿里有劲使不上。作为行业老大,拿捏老二老三是应有之义,用鞭子抽抽他们去创新,去为整个行业搞出一条条新的增长路径出来。但问题是,阿里想抽抽不动啊。 过半流量掌握在腾讯手中,而腾讯又是老二老三的干爸爸。老二老三活的是轻松爽快。你看看京东,除了创业初期的重资产物流,这些年做了啥?行业老三,搞出了拼购之后整了啥?没有任何有亮点的东西,这群巨头原本应该砸重金去搞新技术,去发展新市场,结果居然一个个无聊到去抢菜农的生意。活得真太容易,太滋润,一个个拿着腾讯的投资,在腾讯的流量体系保护下,悠哉悠哉,创新不足。 不只是老二老三,唯品会,美团这些也活的不错。他们本应在阿里阴影下艰难存活,至少要去搞搞东南亚市场,甚至欧美市场。可现在电商行业真正搞创新的居然是老大,是老大去搞海外市场,老大搞ewtp,搞国际物流体系,甚至搞云计算,芯片和数据库。在腾讯这个武林盟主的带领下,电商玩家们没去创新,反拥有了团结起来干阿里的能力。阿里这个电商的行业领袖,活成了 日月神教,失去了对武林的领导能力。电商这个格局,是腾讯想要的,但不是剁手党想要的,更不是国家想要的。 反垄断大刀砍下,不得不收手!今年4月10号,根据反垄断法相关规定,阿里巴巴集团被处以182.28亿元罚款。这已经相当于阿里巴巴集团2019年销售额的4%,净利润的23%!当月,市场监管总局对美团外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问题展开调查,并于10月8日,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美团停止违法行为,对其处以34.42亿元的行政罚款。 这两天,还有一条消息震惊了金融圈,之前上市受阻的蚂蚁金服再度完成了增资,正式宣告了国资入场!其注册总资本由60亿增加到300亿,其中,中国信达出资 60 亿元成为第二大股东,综合占股达24%;此次增资完成后,蚂蚁集团占蚂蚁消费金融公司股份维持50%不变,第三股东为持股6%的舜宇光学,剩下的 博冠 科技 、国泰世华银行(中国)、渝富资本、宁德时代、千方 科技 、中国华融等股东占股均不超过5%。 至此,罚也罚了,收编的也收编了,敲山震虎杀鸡儆猴,腾讯再不上道好日子就到头了。 因为腾讯投资了太多的企业,存在关联交易和垄断问题,再不自我整改,阿里就是他的前车之鉴。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